新闻 | 科技 | 产业 | 财经 | 电商 | 游戏 | 生活 | 综合 | 智能 | 数码 | 评测 | 创投 | 区块链 | 商业 | 汽车 |
首页 新闻 正文

食品安全从准确标识开始

2020-08-07 15:27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“包装上写着不含糖、不含盐、不含脂肪、不含碳、不含水、不含能量,我打电话给美国航天局,说我找到了反物质”,网友们创造的这段话可能并不严格,但它生动地说明了一些食品包装标签的混乱。


食品标签如同一面镜子,是食品信息的载体,是消费者获取相关信息最便捷、最重要的途径,是人们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的第一信息源。然而,很多食品标签却“毫不相干”:当添加剂明明使用时,不得不宣称“没有添加”;成分虽普通,但必须标注“非转基因”和“非转基因”;也有一些保健食品改头换面,提醒自己“能治病”,而且“有很好的疗效”;一些食品被迫“特供”、“特供”、“特需”收尾

image.png

显然,上述现象是不科学的,甚至是违法的。以“零加”和“不加”为例。其实,食品添加剂是调味料和质量保证的需要,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安全使用。对于法律不允许添加的添加剂,不必标注“禁止添加”;在法律允许添加添加剂的情况下,强调“零添加”会让消费者误以为添加剂有害。在这方面,企业大肆钻空子、打擦边球,涉嫌虚假宣传。此外,保健食品强调特殊人群和普通食品声称“非转基因”,可能构成欺诈,可追究法律责任。


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2009 年通过的《食品标签管理条例》,只对“真实性、准确性、科学性、合法性”和“通俗易懂”提出了较为粗略的要求。法律是滞后的,不可能一次预见所有的问题,一次就做所有的事情。添加剂等问题是时代变迁的自然产物,说明了相关漏洞。最近,这些问题有了解决办法。《食品标签监督管理草案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提出了 10 项“无标签”标注内容。以上问题都在其中。这反映了法律随时间变化,关注社会热点。


食品标签看似小问题,实则是大问题,这直接关系到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不能容忍任何粗心大意。一般来说,虚假食品标签往往违反《食品安全法》的相关规定,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价格 10 倍或损失 3 倍的赔偿。生产者仍有无证生产、掺假、非法添加等食品违法生产行为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
综上所述,这 10 项“无标签”有利于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准确识别,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应有之义。


责任编辑:萤莹香草钟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硅谷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