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 | 科技 | 产业 | 财经 | 电商 | 游戏 | 生活 | 综合 | 智能 | 数码 | 评测 | 创投 | 区块链 | 商业 | 汽车 |
首页 财经 创投 正文

Adobe成立37年了,在saas赛道还“跑”得动吗?

2020-09-18 14:29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已有37年历史的Adobe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媒体和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,它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巨头向以订阅服务为核心的商业巨头出售版权,而持续盈利一直是它的标签。


东部时间9月15日之后,Adobe发布了2020年财政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。营收数据创下历史新高,净利润同比增长。Adobe股价在业绩公布后上涨2.42%,在纳斯达克收涨1.21%,表现优于整体市场。截至美国股票研究公司(US Stock Research),Adobe股价为477.95美元,总市值为2283.21亿美元。

image.png

作为拥有SAAS轨道总市值的最大公司,Adobe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喜爱。近年来,Adobe的股价一直在愉快地上涨,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超过了市场。通过这份最新的财务报告,可以挖掘出哪些信息?


订阅收入推动收入逐年增长,但单一的收入结构可能会带来隐患


根据最新业绩,Adobe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32.25亿美元,超过了分析师去年同期28.32亿美元的预期,同比增长14%,比今年第二季度的31.3亿美元增长3%。


从收入数据来看,Adobe在本季度的同比增长趋势仍然良好。高管们还在他们的季度业绩中表示,该季度的收入数据是Adobe运营史上最高的。


分成特定的业务收入:


-认购收入为30亿元,与去年同期的25.47亿元比较,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七点八。

image.png

-产品收入为1.09亿美元,而去年同期为1.57亿美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30.6%。


-服务及支援业务的收入为一亿六千万元,而一年前则为一亿三千万元,较一年前下跌百分之十点八。


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,Adobe本季度的总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订阅服务。该季度的订阅收入为30亿美元,占总收入的93.02%。事实上,订阅服务收入一直是Adobe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,也是推动其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动力。


从历史结果来看,特别是在2020年财政年度的前三个季度,订阅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与2019年相比呈现出上升趋势。不排除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会刺激这一趋势,但从Adobe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,对单一业务渠道的高度依赖可能是当前的困境。


除了订阅服务外,产品业务、服务和支持业务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3.4%和3.6%。虽然以订阅业务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为Adobe带来了利润,但它也可能同时限制Adobe的可持续发展。与此类似的是Salesforce,第二季度的订阅和支持收入为48.4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的37.45亿美元增长了29%,占总收入的94%。


Adobe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巨头,如苹果(Apple)、微软(Microsoft)和谷歌(Google),它们也在大力开发用户订阅服务,最引人注目的是苹果开发的FinalCut视频编辑软件,该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Adobe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市场空间。


拓宽收入渠道和优化收入结构是Adobe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。例如,在2020年第二季度,谷歌的核心搜索广告收入达到290亿美元,占总收入的76.3%。这一数字仍然不算低,但与以往的财务数据相比,这一比例呈现下降趋势,因为谷歌云服务和电子商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,这表明谷歌在单一收入渠道的情况下进行了调整,并取得了初步成果。


如何调整业务结构,摆脱对订阅服务收入的过度依赖,是Adobe下一步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。


净利润"引领"Saas同行,但高营销成本压力低利润空间



净利润为 9.55 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 7.93 亿美元增长 20%,但不包括某些一次性项目(不包括第三季度 12.46 亿美元的调整后净利润)。根据季度业绩,Adobe 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 10.06 亿美元。


从净利润表现来看,这一季度同比大幅增长,数据表现良好。在 SAAS 轨道上,大多数同行都在亏损,陷入 "股价疯狂、收入猛增、亏损仍然" 的境地。Adobe 能够在本季度实现净利润增长的事实,也显示出 Adobe 在 SAAS 轨道上的强大实力。


就毛利率(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)而言,Adobe 在本季度的毛利率为 83.4%,而 Salesforce 为 68%,DocuSsign 为 73.8%。毛利率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也可能是最近几个季度市场对 Adobe 如此看涨的原因之一,也可能是近年来推动 Adobe 股价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
然而,在净利润同比增长的背后,同样重要的是忽略净利润的下降,即 1 美元。前一季度为 10 亿美元,第 13 季度为 10 亿美元。本季度同比下降 2%。一个月前净利润的下降表明,健康事件对 Adobe 净利润增长的刺激可能已经放缓,这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。但这也可能让外界怀疑 Adobe 在未来会有多大的利润。


尽管近年来 Adobe 的利润表现一直在增长,但增幅并不很大,利润表现波动很大,这也使外界对 Adobe 的未来增长前景感到担忧。


结合本季度和历史数据,这可能是由于 Adobe 的高成本,特别是 SAAS 企业的最高营销成本,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SaaS Track"行业领导者" 也不例外。


Adobe 本季度的总运营成本为 17.29 亿美元,其中 8.92 亿美元用于营销成本,占运营成本总额的 51.6%。上述数字显示,在过去七个季度,营销成本在总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50% 左右,这一比例相当高。


其他在同一轨道上的公司表示,Salesforce 花了 3 美元。第二季营运开支 6,620 亿元,其中 2 元。市场营销规模达 2750 亿美元,合 620 亿美元。12%,占 283 美元。第二季度营业费用 100 万美元,其中 159 美元。两百万在销售和营销,占 56。业务费用总额的 23%。从数据比较来看,Adobe 的营销费用约占 50%,但与 Salesforce 和 Zoom 相比,这一数字仍然较低。


行业分析师表示:" 投资者情绪已将云类股票推高至目前的高估值水平,但市场情绪可能会转向股价更为稳定的时期。因此,尽管 Adobe 的所有令人震惊的指标都将出现,但股价上涨的速度不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。


当性能指标达到市场预期时,Adobe 能一直保持稳定吗?


在季度业绩公布之前,瑞银将 Adobe 目标价从 450 美元上调至 540 美元,并保持了买入评级。瑞银分析师 JenniferSwansonLowe 表示:公共健康事件的积极因素应该会提振对 Adobe 产品的需求,而在华尔街的预测中,利润增长的潜力仍然被低估。该分析师认为,在更大的市场环境下,Adobe 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,收入和利润增长很可能推动进一步的盈利增长。


Adobe 作为 SAAS 轨道市值最高的公司,在本季度的收入增长和净利润表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。其指标的表现也基本符合分析师的预期。至少就目前而言,它是 SaaS 轨道上的行业领先者。其他 SaaS 企业可以从 Adobe 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:


企业内部软件应用的协同开发。Adobe 拥有数十种软件应用,包括 Photoshop、Lighttroom、Pregnere 等,被称为 "整个家族桶"。与其他 SAAS 企业相比,它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产品之间的障碍,能够实现无缝对接,用户在使用数据时可以轻松迁移,这无疑会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保留数据。


另一方面,SAAS 轨道上的其他公司,从公司合作办公室领域的视频会议,SLAX,或电子签名行业的领头羊 DocuS 传开始,仍然需要努力打破产品的核心圈子和障碍。


然而,在本季度表现良好的情况下,Adobe 在未来还将面临许多挑战。首先,"虎狼" 周围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,Adobe 在未来可能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。尽管 Adobe 在数字媒体软件行业是个 "恶霸",但面对亚马逊、微软和整个互联网技术行业的其他巨头,它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。


一方面,在最新的全球 SaaS 市场份额报告中,尽管 Adobe 以 9.7% 的份额排在前三位,而微软的 17% 的份额和 Salesforce12.2% 的份额相比,Adobe 的市场份额处于劣势。


另一方面,SaaS 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红海,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。无论是在技术实力、知名度或影响力方面,还是在财力方面,Adobe 都与亚马逊(Amazon)、微软(Microsoft) 和其他巨头有一定的差距。如果 Adobe 想要扩大其市场份额,它可能承受一定的开发压力。


第二,研发成本的比例太低。季度数据显示,营销成本占 51。总营运费用的 6%,而研发成本只占 32。8% 从这些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出,与营销成本相比,AdobeR& D 成本并不大,不利于 Adobe 市场地位的巩固和提升,不利于 Adobe 的可持续运营。因此,Adobe 要想持续、稳定地发展,就必须重视产品技术资金的投入,提高 Adobe 的市场竞争力。


总的来说,Adobe 本季度的财务数据指标超出了市场预期,并得到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,但要想继续在具有竞争力的 SAAS 轨道上占据主导地位,前面的挑战将不止于此。




责任编辑:萤莹香草钟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硅谷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